信息动态 首页信息动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部分地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做法》的通知

2022-03-21 15:39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部分地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

工作典型做法》的通知

发改办法规〔20209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牵头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要求,经总结梳理各地在深化整合、优化服务、创新监管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形成《部分地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做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相互交流借鉴,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我委将密切跟踪各地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进展,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20年129




部分地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做法


一、江苏省深化公共资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动不 见面交易,实现交易服务不打烊

江苏省不断深化公共资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创新,梳理公共 资源交易服务事项,精简办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 建设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系统,实现进场交易事项统 一在线办理,市场主体信息互认共享,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程不 见面,实现交易服务不打烊

(一)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各行业政策制度、

业务流程不统一,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相关信息无法匹配和关联 等问题,分行业类型、业务类型制定建设方案,推动开发公共资源 交易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系统。

二是制定标准规范。通过“一表申请”收集市场主体信息并重 复利用,总结提炼项目受理、场地管理、信息管理、专家管理、保 证金管理、中标服务费、中标通知书、项目预警、数据归集、档案 管理等“十统一”服务事项,推动网上办理。

三是集中力量开发。成立专班,制定系统建设时间表、路线图, 确定相关责任单位和任务分工,形成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全力推进 系统建设,按照“十统一”服务事项在线办、数字证书兼容互认、

“不见面交易三大子系统分步实施上线。

(二)主要成效。 一是推进服务事项标准化运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系统

为所有进场项目制定统一的项目编号,根据编号实现数据的一数 一源,做到可溯可查。交易信息经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后再进 行合规性校验,保证交易依法公开信息的准确性。

二是促进交易事项科学规范管理。将原有各行业分散的登记受 理工作进行集中,按照统一的流程和标准对场地、保证金、服务费 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环节。

三是推动数字证书兼容互认。制定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字 证书介质接口及使用规范、数字证书格式标准规范,建立统一数字 证书接口标准,完成各行业电子服务系统、电子交易系统多CA和签 章兼容互认,打破行业壁垒,杜绝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一地一CA、 一行业一CA”的乱象。

四是打造全程不见面交易。全面推进不见面开标,各 级交易中心至少建设1间标准化不见面开标室,系统全省免费 共享。按照全程电子化要求,省中心将不见面开标向交易两端 延伸,制定指导意见,提出文件电子化、标书在线传、开标不见 面、专家异地评、结果快递送、过程全留痕”6个方面的不见面 交易内容,着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不仅方便各方 主体,降低成本,也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打击围标串标创造条件。

二、安徽省芜湖市创新智慧监管,靶向打击围串标行为, 有效净化交易环境

安徽省芜湖市通过新技术、新机制相结合,以大数据分析为技 术主线,构建芜瑕·串通投标犯罪研判模型,实现对围串标行 为的智慧化监管,并通过建立分级分类、部门协同机制和制度体系, 靶向打击围串标行为,有效净化本地区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是高位推动,协同作战,形成高效的打击围串标体制机制。

芜湖市成立打击串通投标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部门间既按 职能分工又紧密协作配合的有效机制。市及县区按照行政区域,各 行政监督部门按职能权限,负责相关案件的办理。公安部门负责达 到刑事案件立案条件项目的查办,其它项目由住建、交通、水利等 行政监督部门分类开展调查处理。

二是夯实基础,数据引领,全行业全流程推进电子化公共资源 交易。丰富有效的数据积累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2014年,芜湖市 初步实现房建市政类项目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018年,完成公共 资源交易服务、交易、监管的三平台分离。2019年,制定公路、水 利类项目系统数据格式转换标准,实现包括公路、水利类项目在内 的全行业、全流程电子化。

三是加强研究,科学建模,构建务实高效的围串标大数据技术 分析模型。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芜瑕·串通投标犯罪研判模型。 模型以大数据分析为“1”条技术主线,构建分析预警模型、类罪分析模型“2”大核心模型,通过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大

数据交换平台、公安部内部大数据平台“3”个平台的数据交互分 析,高效、精准锁定围串标违法行为和违法主体,汇总并形成围串 标线索分析报告,对疑似有围串标行为的项目进行预警,实现对围 串标行为监管的智慧化。

(二)主要成效。一是系统科学、研判精准。通过研究有关围串标的法律法规条

款,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多年工作实际,构建芜瑕·串 通投标犯罪研判模型,实现围串标行为监管智慧化。

二是分级分类、部门协同。建立高效打击串通投标专项治理工 作机制,出台长效协同工作方案,紧盯预警分析、线索移送、分析 研判、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等重要环节,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 合理。同时,明确工作纪律,对涉嫌违纪的,移送有关纪检监察机 构,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是有力有效、打击犯罪。对2016年以来全市范围内6848项公 开招标采购项目开展集中筛查,包括房建市政类项目406项、水利 类项目155项、交通类项目174项、政府采购项目6113项。筛查出风 险指数高于60分的围串标预警线索共计557项,其中风险指数高于 80分的围串标预警线索17项。截至2019年底,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 查41起串通投标案件,采取强制措施104人,移送检察机关公诉20 起,起诉犯罪嫌疑人61人。

三、大连市创新应用保证金电子保函系统,节约企业时间成本 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缴纳保证金投入总量大、回收周期 长、沉淀过多等问题,大连市创新性地推广电子保函方式缴纳保证 金,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难题,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

(一)主要做法。 一是将纸质保函搬到线上,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基于电子

化招投标系统的应用,交易平台通过接口对接可承接保函业务的主 要金融机构(含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企业在线申请即可,不需 要线下提交各类资料,保函办理完成推送至交易平台,省去企业在 金融机构和交易中心间的往返奔波,并从根本上杜绝了假保函的出 现。

二是优化在线流程,提高了办理效率和监管效能。首先是在交 易平台环节将保函申请直接与招投标项目关联,并在申请环节设置 人性化提示,方便企业操作。其次在金融机构风控和审核环节实行 数据赋码,一码畅行,方便金融机构调用各类数据,同时也避免出 现一个项目多头申请现象。再次是通过数据统汇,方便监管部门追 本溯源,依痕查处相关违规案件。

三是实行纯信用办理,彻底告别了资金质押和资产抵押。借助 全程在线的交易服务功能、大数据辅助下的监管体系、一处失信处 处受制的信用基础,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收益高于风险的前提 下,与交易平台合作实行依托项目信息和企业信用办理,真正实现无资金冻结、无实物抵押的纯信用电子保函。

(二)主要成效。 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过对接金融机构为参与公共资源

交易的企业提供电子保函服务,企业自主选择金融机构,全程在线 办理,真正实现了用数据服务代替人工跑腿,具有三个特点, 取得三个效果

“三个特点,一是降低成本,充分释放了企业资金。二 是提高效率,通过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服务,实现了企 业快速申请,平台快速服务,金融机构快速审核,免除了企业四处 奔波,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获取保函。三是消除风险,企业数 据全程在线加密传输,杜绝人工参与,有效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和 真实性,同时消除了接收假保函的风险。

“三个效果,一是告别了企业自己证明自己。企业办理 投标电子保函所需提供的数据完全由交易平台推送,因得到了企业 授权,解决了数据使用合法性问题。二是革新了金融机构审验模式。 36家金融机构均优化了审验流程,部分金融机构已由人工核验改为 系统自动核验,实现秒出函三是有助于信用体系的建设。信 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在电子保函获取上程序更简便;将严重失信企业 纳入交易主体“黑名单”管理,实施联合惩戒。

四、福建省研发移动电子签名(CA)系统,助力一网办、不 见面交易

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结合现状,坚持科技创新,强化技术 攻关,探索出一条应用场景新模式——采用移动电子签名技术,将 CA证书融入手机端,利用手机代替UKEY,彻底改变电子招投标必须 依赖UKEY介质的方式,市场主体可随时随地用手机即可参与电子招 投标,助力真正实现一网办、不见面的交易模式,降低了企业 成本。

(一)主要做法。 移动电子签名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基于密钥分散的多方签名技

术,确保云端和手机端的任何一端无完整私钥出现,将PKI密码技术 与云服务技术相结合,以APP扫码+云端协同计算的方式完成在线电 子认证服务,为电子招投标系统提供安全、便捷、灵活的身份验证 和电子签名功能,产品核心密码模块均采用国家标准密码算法,符 合安全二级标准,产品的安全性与合规性已通过国家密码检测中心 认证。

(二)主要成效。 一是证书签章云办理。用户可直接打开网页,结合手机享

受证书签章的在线申请、续期、注销、忘记密码等服务,改变了原 先窗口排队办理的窘境,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体验,大大 提升了办事效率,降低了用户成本。

二是拥有多维高强度身份认证手段。移动电子签名技术支持生物识别、短信动态码、口令等多因子身份认证方式,个人实名身份

依托公安部门在线认证平台进行权威核验。移动电子签名系统提供 灵活便捷的管理授权机制,授权操作可准确绑定到人,比传统UKEY 证书的安全性更高。

三是兼容多家CA证书实现互联互通。移动电子签名系统不受 UKEY硬件驱动的桎梏,天生具备兼容多家CA证书的快速接入能力, 交易系统无需担心因新CA的接入导致自身系统额外改造造成的系 统运行风险。

四是操作可溯、源头可抓。用户使用手机证书的每一步关键操 作都会在系统后台生成操作日志,通过证书与用户的绑定关系可准 确定位到当事人,提供行为审计凭据,审计信息系统通过系统签名 确保其自身合法性。

五是招投开评标各个环节、各方主体均实现去介质操作。代理 机构、投标企业使用手机证书制作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开标环节 采用扫码解密;评标时为专家颁发仅供本次评标使用的文件型实 名证书,实时采集专家签名笔迹制作专属电子印章,结合公安部 CTID技术,实现评标报告的电子签署。

五、河北省创新电子档案管理,打通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 易最后一公里

河北省在顶层设计、技术应用、系统功能等方面紧跟信息技术 发展趋势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进程,有效解决电子档案管 理存在的现实问题,打通全流程电子化的最后一公里

(一)主要做法。 一是深入研究探索。坚持以需求牵引发展,以法律规定和国家

电子档案相关标准为依据,申报开展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基于云 平台的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电子档案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积 极创新探索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公共资源交易档案 电子化管理的创新成果。

二是制定标准规范。结合课题研究,以约束电子文件归档和电 子档案管理行为为重点,制定出台《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电子档案元 数据方案》等一整套符合实际的标准规范,有力推动标准执行与系 统功能融合。

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印发《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文件归档 与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把电子文件归 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纳入指导范围,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机 构、交易中心和档案管理部门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档案管理提 供基本遵循。

四是推进系统构建。2019年初,率先启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 设,坚持树立发展眼光,选用存储寿命更长、数据保存更安全、成本更节约的蓝光存储作为存储介质,应用身份认证、电子印章、数

字签名、版式文档等技术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 安全性,实现电子档案异地异质备份保管存储安全可靠。

(二)主要成效。 一是顶层设计、打造品牌。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标准建立完善

的公共资源交易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制定技术标准、业务规范、 管理制度,明确权属,实现对交易业务文件和档案的全程管理,打 造具备河北特色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二是行业共享、管理高效。结合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实际,在省 级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成立电子档案馆,基于云平台开发的电子 档案管理系统与省级交易平台无缝对接,是云平台下公共资源交易 电子档案管理最有效的方式,符合国家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文件形成、归档直至电子档案远程利用的 一体化。

三是信息牵引、理念前瞻。广泛应用最新信息技术,采用业内 更推崇、更新颖的前后分离式技术架构,支持更广泛的后端技术类 型,创新使用微服务技术,实现更细粒度服务组件独立部署维护管 理。

六、广州市发掘区块链技术,着力构建高效便捷、阳光透明的 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广州市积极探索,通过构建与北京、珠海等地跨区域合作机制, 打造跨区域共享的首个区块链平台,解决公共资源跨区域交易信息 共享不充分、交易过程信息存在安全隐患、CA数字证书不兼容互认、 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使交易主体办事少跑路,交易更加高效、 便捷和安全,为交易主体带来更加良好的服务体验。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合作机制。由区块链平台共享应用十个合作交易中心

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区块链平台共享应用的合 作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信息上链。

二是明晰数据权属。建设过程中,明确涉及交易主体隐私的交 易数据所有权归属于交易主体,其他所有权归属各交易中心。明确 交易数据确权和授权机制,保证上链交易数据具有清晰的权属。

三是推进数据上链。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各交易中心共 享数据推送到区块链平台,所有共享上链数据节点部署在各合作方 交易中心的私有云或者指定的公有云服务中心,未经数据提供方授 权其他任何单位不能使用链上数据,且各自交易平台的运行不受区 块链平台的影响。

四是推动服务创新。合作方可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减少交易主体 重复录入数据资料;借助区块链加密算法防篡改技术,保证交易过 程数据安全;开发基于融合CA数字认证技术研发的“易链签”工具,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保函申请工具易链保,可实现交易主体通过手机扫码进行身份认证,在线申请电子保函和融资贷款。

(二)主要成效。 一是链上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区块链平台实现企业库主

体基本信息、资质信息、业绩信息、人员信息,以及信用信息、监 管信息、项目信息等数据上链共享,信息一处登记,处处使用, 减少企业重复录入数据和重复提交资料,为企业提交资料减负。

二是业务指尖办理,切实降本增效。区块链平台嵌入集成支持 CA数字证书应用的易链签应用工具,实现业务办理向移动端延 伸、指尖办理,交易主体一处注册办理CA数字证书,可以在合作方 交易中心通过手机扫码登录其交易平台,以及对投标文件加解密和 电子签名应用,彻底摆脱重复注册、重复办理CA的问题,真正降低 交易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

三是数据加密溯源,保障交易公平。区块链平台能够对上链数 据进行可信存证、授权访问,确保交易数据可溯源、不可篡改、不 会泄密,减少业绩等信息造假现象,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安全性。

四是嵌入金融服务,衍生平台价值。交易主体可在区块链平台 “易链保选择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申请电子保函,金融机构从链上 获得交易主体资信信息后授信,获得项目信息后快速开具电子保 函,实现一地授信,异地使用电子保函,免除企业多头对接银行申 请授信的麻烦,也减少各地交易中心在线对接众多金融机构的工作 量,使企业切实感受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七、重庆市创新应用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为公共资源交 易赋能、服务提质、监管提效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为支撑, 按照场地规范化、流程标准化、管理智能化要求,着力构建起 智能化交易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优化营商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是智能管控。创造性的对交易场地进行3D建模,完整呈现交

易现场数字化三维实际情景,实现了交易现场的可视化。所有业务 系统相关联映射到实景模型中,实现精准管控。

二是智能监督。运用物联网技术,将管控区的门禁系统、监控 系统、业务系统联动,采用人员轨迹定位实时刻画各类市场主体的 场内动线轨迹,同时将捕捉到的视频自动打包存储管理,可根据人 员身份或项目信息瞬间提取,为事后追溯监管提效。

三是智能调度。通过工作场景定义“情景模式”来进行终端设 备的集中管理,预设开标准备、流标、开标开始、开标结束等情景, 实现设备智能调度。音视频资料全流程自动精准打包,同时根据监 督人员和业主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多样化匹配监控资源,实现视频 智能调度。

四是智能引导。整合当日项目信息,与场地情景模式关联,通 过LED大屏实时发布,实现投标人引导。“重庆公共资源APP”根据 市场主体的不同需求,提供场内办事流程、前往各业务区域的路径导航,实现APP导航引导。系统联动进行数据推送,自动精准制卡授权指引,实现专家自动引导。

 五是智能操作。业务电脑采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动态调整终端资源。为市场主体提供自助式服务,政府采购项目音视频资料自助 下载功能,APP中提供订阅功能、排队预约功能、待办事宜功能等, 实现市场主体自助操作。

(二)主要成效。 一是管住动线与权限,实现不同市场主体的物理隔离。对不同

市场主体身份进行智能授权与智能控制,有权去的区域畅通无阻, 无权去的区域寸步难行。

二是管住系统资源,实现智能化终端集中控制。对整个交易场 地业务使用的计算机终端采用虚拟化技术,集中统一管理控制。

三是模型集成管控,提高管理精准性与时效性。对整个交易场 所进行3D建模,对部署在前端的高清网络摄像机进行实时融合,超 越依赖分镜头监控的传统管理和调度模式,直观地在三维场景中渲 染,能够在三维场景中,快速地定位到事件所发生的地点,以方便 管理人员及时应对和处理。

四是优质高效服务,打造优质高效的市场环境。针对政府采购 项目采购代理需对音视频资料存档的实际需求,智能化平台打造自 助下载音视频功能,采购代理可方便、自助下载自己的项目用于存 档。

八、江西省率先将林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全国开 展林权交易、出台林权交易数据规范提供了样板、探索了经验

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了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林权交易 系统。全省各市、县国有和集体统一经营林权等林业公共资源交易 于20182月全面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林权交易的整合共 享和管办分离。

(一)主要做法。 一是夯实基础,制度先行。2015年,江西省印发实施方案明确

将林权交易纳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17年,出台《江西省省 级林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方案》和《江西省国有林权和集 体统一经营林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公共资源交易管 理办公室指导、协调和综合管理,林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交易中 心运行服务的职能。2019年,重新修订出台《江西省国有林权和集 体统一经营林权交易管理办法》。

二是上网交易,统一平台。充分考虑林权交易涉农、服务对象 分散、互联网操作能力差、项目标的小、价值不高等特点,既要防 范暗箱操作、欺行霸市、围标串标等违反市场秩序的行为,又要保 障运行部门和服务对象简单便捷进行交易操作,并形成全省统一平 台和按项目生成虚拟交易大厅的要求,提出顶层设计建立省级林权 交易系统和数据库、各县(市、区)按层级配备权限并按项目生成 虚拟交易大厅的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交易系统技术需求方案。在 交易系统开发完毕后,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复修改完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操作性。

三是部门协同,常态监督。为推进林权交易有序整合纳入公共 资源交易平台,探索形成平台运行、监督和管理有序衔接机制,省 林业局、公管办加强工作协同,着力建设县级林业部门与交易中心 衔接的协同机制,形成林业部门前置审核、过程监督、后续服务及 交易中心开展交易服务的合理分工。

(二)主要成效。 一是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功能,促进林权在交易环节的保值升值。林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后,信息披露范围更广、竞价 程度更激烈、围标串标难度更大。据统计,项目平均增值率达24.3%。

二是有利于防范暗箱操作、内部人控制风险,防治腐败。所有 林权项目应进必进、流程控制、网上交易,极大的压缩内部人控制 的空间,有利于建立林权交易领域的防治腐败机制。

三是有利于建立只跑一次乃至一次不跑服务机制,便 民利民。基于全省统一的网上交易平台和交易各方大数据,实现挂 牌申请、报名申请、交易报价等全部在网上办理,交易各方无须现 场办理,极大的方便交易参与方。

九、上海市建设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数据交换平台,促进全 国药品信息系统共建共享,实现药品采购、流通和使用全流程监管 2018年11月,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

思路,国家组织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1个城市形成采购联盟, 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 事务管理所(下称上海药事所),承担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 办)日常工作,牵头启动联合采购数据交换平台(下称联采平台) 建设工作,201912月,联盟地区陆续执行中选结果,联采平台每 天收集26个联盟地区中选品种采购和使用数据,为试点扩大区域范 围的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技术标准,保障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联采办明确联

采平台数据交换内容和时限,设立数据上传标准。联采平台通过药 品目录信息表实时下发各联盟地区需要上报数据的目录信息。技术 标准的建立保障了联采平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是开展前期准备,提升处理智能性和准确性。药品目录整理 和统一赋码,收集联盟地区历史采购数据,开发生产企业库存申报 系统。前期工作的开展提升了联采平台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智能 性。

三是采集汇总数据,增强分析实时性和及时性。实时采集汇总 采购使用数据,汇总生产企业库存信息。在网络传输基础上,联采 平台保证了快速、高效收集数据源以产生实时数据,及时响应数据分析需求,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监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保障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实时性和及时性。

十、山东省潍坊市让农村产权规范流转、阳光交易,实现农村 产权资源要素高效、合理、顺畅配置

山东省潍坊市以创新农村集体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机制为切入 点,将农村集体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起 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一网运行的新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 三资类项目交易活动分散、低效、质量不高的问题,为搞活农村集 体经济、加强乡村治理作了有益探索。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专业化交易系统,实现了交易活动线上运行。研发农村集体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具备招标和竞拍的双重功能,集成产权 出让、工程招投标、货物服务采购三项系统交易流程,实现项目自 入场登记至中标通知书发放环节的全流程电子化运行。

二是创新标准化交易流程,实现了交易业务规范开展。针对农 村集体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特点,结合平台运转功能,探索建立了村 级民主决策、镇街出具意见、农村经管部门备案、进场申请登记、 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评审专家抽取、开标、评标、中标 公示、合同签订、档案管理”12步标准化流程环节,确保交易过程 的规范性。

三是构建四级平台运行模式,实现了交易工作联动互通。制定 全市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交易流程,设立10个分中心,着力推动 交易平台向镇村延伸,不断拓展交易范围,搭建起了市县镇村四级 联动平台运行模式。

四是推行新型服务保障措施,实现了项目无障碍交易。实行进场交易零等待、投标准入零门槛、招标信息零保留、交易服务零收 费、开标预约零障碍五个零服务标准,保障项目入场交易。

五是打造风险防控体系,形成了基层治理长效机制。项目入场 交易规定列入农村三资管理办法之中。对入场后项目各个环节 的交易信息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公示的方式。在评审中,实行村民监 督员制度,监督员在电子监控室内对评标(评审)过程进行全程监 督。

(二)主要成效。 一是市场资源更优质,美丽乡村建设再升级。项目信息进入全

市统一平台发布,传播范围更广泛,吸引更多有资金有实力的供应 商进入农村市场。

二是竞争过程更充分,社会效益再提升。以南宅科村旧村址土 地复垦项目为例,该项目预算资金220万元,以竞争性谈判方式采 购,省内外共有14家企业参与谈判,经多轮竞价谈判,最终出资88 万元的企业中标,项目资金节支率为60%,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三是一网通办更简捷,交易效率再提速。交易事项全程网上办 理,实现一站式服务。在办理程序上,从入场登记开始即可网上办 理,整个项目运转流程顺畅,标准明确。

四是交易过程更透明,乡村治理水平再提升。项目交易过程更 透明,相关主体对项目交易更放心,有效减少乡村廉政风险防控缺 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十一、云南省昆明市以智慧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环境 昆明市积极探索开展智慧监管,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系 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公共资源交易活 动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发现并自动预警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一)主要做法。 提升监督平台应用效能,形成+智慧监管技术工具

,即四个偏差度和一个重点关注名单。 一是投标文件偏差度。监督平台对投标文件全面性进行分

析,以柱状图形式呈现,评委评审结果以折线图形式呈现,两者进 行对比,偏差较大将预警提示。

二是评标时间偏差度。把每位专家浏览投标文件的时间和 投标文件页码进行对比,防止评委不评审投标文件或在不合理短的 时间内就提出评审意见。

三是评委评分偏差度。监督平台以上下浮动偏差度显示评 分对比结果,对打分偏差度较大的评委要求说明理由。对有意给某 一投标人高分而压低其他投标人分值的,由行政监督部门提示异常 情形。

四是投标人得分偏差度。自动查找投标人得分差异较大的 项目,尤其是对刚好满足开标条件的项目,通过对比分析,提示监 管部门该项目可能存在串通投标行为,引导行政监督部门精准监督。

五是设置重点关注名单。将有历史异常行为的评委、投标 人、代理机构等当事人纳入重点关注名单,以上人员或机构使 用数字证书时,监督平台将自动提示行政监督部门跟进关注。

(二)主要成效。 “四+智慧监管已全面应用,共计监管工程建设项目500

个。同时,为加强关于对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制定失信主体联合惩 戒细则和不良行为管理规则,完善信用信息管理、共享、运用制度, 形成联合惩戒“硬约束”和不良行为公示“软约束”机制。监督平 台将分析结果、异常预警自动发送至监管端,提示监管人员调查处 理,监管人员深入评标现场,对滇池治理、生态环保、扶贫开发等 重点项目进行实时监督,立足于在第一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升监管工作针对性和精准度,促进评标工作的客观、公正,营造 了公平、公正、守信的交易环境。

十二、四川省探索开展异地远程评标和远程智慧监控,实现省

内异地评标全覆盖、跨省评标常态化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极度贫困地区地处偏远,当地专家资源

不足,迫切需要通过远程评标和远程电子监控来解决评标专家距离 远、费用高、围标串标等问题。

(一)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目标,统一协调机制。根据异地远程评标、远程电子

监控的工作特点,制定了《四川省异地远程评标工作规程》,在全 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统一的联动、协调机制。

二是兼容并蓄,统一技术标准。针对四川省市县三级分别使用 的各类不同交易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异地远程评标、远程电子 监控的统一技术标准,发布了《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异地远程评标 技术规范》,明确了全省异地远程评标的工作目标和技术要求,减 少了盲目投入,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三是统筹管理,统一调度场地。通过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 异地远程评标和远程电子监控调度系统,各地可以进入系统任意选 择省、市、县交易中心场地作为副场评标,从而解决了评标场紧缺 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全省常态化异地远程评标和远程电子监控。

四是共享专家资源,预防腐败。充分利用四川省统一的评标专 家库,通过远程评标共享全省专家资源,有效解决了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达州市等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专家资源缺乏的问题。同时,专家远程评标,在有效提高专家使用效率的同时,能有 效遏制各种专家寻租的不良现象,大大降低了外地评委去往项目现 场所在地的评标成本。

五是智慧监管,提高监督效力。通过利用先进的5G网络、音视 频监控系统,与远程评标配套,实时远程监控并存档备案。

六是集中培训,提高专家远程评标能力。集中组织专家异地远 程电子评标操作培训,熟悉异地远程评标流程,掌握电子评标的操 作规范。制作电子评标简明操作视频、印制操作手册供专家时学习, 使专家很快地熟悉了评标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异地专家本地化的问 题。

(二)主要成效。 2018年底前,四川省实现了全省异地远程评标、远程电子监控

全覆盖、常态化。截止目前,已完成异地远程评标、远程电子监控 项目1521余个,交易金额1012.6亿元,节约投资113.5亿元,没有1 件举报和投诉。四川省交易平台与新疆兵团交易中心、大连市交 易中心实现了跨省异地远程评标,与成都市实现了省、市、县 三级异地远程评标、远程电子监控;甘孜州、达州市、德阳市 等已经实现远程评标、远程电子监控常态化。